<h1>中国书画网</h1>
首 页
网站简介
历代书画家
近现代名家
当代名家
院士展厅
分类展厅
书画销售
人体艺术
书画知识
联系我们
 
最新动态
+ 艺术动态
+ 书画征稿消息
+ 全国展览获奖入选名单
+ 拍卖消息
+ 书画展览消息
+ 书画收藏
+ 艺术争鸣
+ 书画新闻
参展指南
我要参展
参展须知
 
 
 您现在的位置: 大中华书画网 >> 书画知识 - 广东美术评“60年60经典”

广东美术评“60年60经典”

出自:    发表时间:2009/10/10 8:53:46    点击率:974

    本周,“谭雪生、徐坚白从艺60年艺术展”位于广州市淘金北路22号之二的广州金雅轩画廊开幕。该艺术展一共展出60张画,其中徐坚白女士40张,谭雪生先生20张,都是画廊多年的压轴珍藏。
    谭雪生和徐坚白的画展是广州最近众多“60年展览”中的一个代表。几乎与之同期,在广州美院美术馆有著名版画家刘其敏的回顾展开幕,早些时候,梁世雄的画展也刚刚在广东美术馆落下帷幕。一时间,对过往60年的回顾,对未来广东美术发展的展望,成为城中艺术界的一大话题。
    中国美协副主席、广东省美协主席、广东画院院长许钦松日前在接受记者专访时指出:自20世纪初以来,广东美术便与中国社会历史进程紧密相连,从民主革命时期到抗日战争时期,从新中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从改革开放至今,每个时代都涌现出一批领风气之先的艺术家及创作。特别是近30年来,广东美术工作者们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深深体味着新时代的气息,“与人民同行、与祖国相依、与时代共进”成了广东美术的最强音,结合浓郁的地域色彩,使得广东的美术创作一直处于全国领先的地位。
    第一阶段:美协成立,整合广东美术界
    许钦松认为,新中国成立60年广东美术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从新中国成立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从1966年到1976年,从“文革”结束到80年代末,从1990年至今。四个发展阶段随着时代特征的不同,无论在创作方向、艺术手法、关注角度等方面,均呈现出不同的特色,而且每个时代都出现了一批有很大影响的作品。
    第一阶段的代表事件之一是,广东美协在1956年成立。自此广东美术界从分散自流的状态逐渐过渡到整合统一,开始有组织地进行创作、深入生活、参观访问等等。
    这一时期,表现农业、工业、交通、能源基本建设的宏大场面以及对于领袖毛泽东、革命圣地、英雄事迹和工农兵形象的描绘等,都成了美术创作的重要题材。黎雄才的《武汉防汛图》、潘鹤的《艰苦岁月》、黄新波的《年轻人》、胡一川的《前夜》等一批经典作品涌现。这时期广东的历史油画创作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再现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中国革命所做出的可歌可泣的贡献,代表作如恽圻苍的《洪湖黎明》、冯钢百的《三元里抗英》、王恤珠的《金田起义》、余本的《黄河渡口》等。
    第二阶段:“红色经典”频现,树立广东风格
    许钦松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广东美术发展的第二阶段横跨整个“文革”时期。
    虽然这一时期艺术创作受到很多限制,但广东在中国对外交往中处于独特的地位,比如有交易会这样面向国际的窗口,艺术创作的“面孔”相对不是总“板着脸”,比起内地的艺术家,发挥空间要大一些。
    广东的年轻美术家们发挥聪明才智,运用极其有限的手法,以丰富的想象力和严谨朴素的态度,创作了许许多多家喻户晓的“红色经典”作品,在全国树立了独特的广东风格,迎来了一个真正辉煌的时期。
    汤小铭的《永不休战》、陈衍宁的《毛主席视察广东农村》,大胆突破了“红、光、亮”和“高、大、全”的概念化模式,以平和写实的手法再现伟人形象,引起人们的共鸣,在全国影响巨大。
    广东画家们将政治色彩与纯艺术巧妙结合,豪迈而不失人间情味,给予了同时代人莫大的启发。
    与此同时,现代主义艺术也在广东悄悄发展起来,谭华牧、赵兽等艺术家所进行的个人化艺术风格探索尽管低调却取得相当高的成就,在美术史上应记一笔。
    第三阶段:“伤痕美术”成时代文本
    进入第三阶段,广东美术从“伤痕”中复苏,重新迸发青春活力,展现南方新气象。
    1977年,广东画院恢复工作,省美协也恢复了活动。以这两个事件为重要标志,广东省的美术创作进入对“文革”、对中国文化历史全面反思的“伤痕美术”时期。
    廖冰兄的《自嘲》、邵增虎的《农机专家之死》、尹国良和张彤云合作的《千秋功罪》等都轰动一时,成为研究中国美术史重要的时代文本。随后的上世纪80年代,广东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人们的观念率先从封闭单一走向开放多元,催生了一大批极具时代精神和地域特色的优秀作品,潘鹤的《开荒牛》、郑爽的《黑牡丹白牡丹》等便创作于此时。
    80年代末广东在“第七届全国美展”上一举拿下13个优秀作品奖,再次奠定了美术大省的地位。
    第四阶段:主旋律与多样化并存
    许钦松指出,广东美术发展的第四阶段可以视为“主旋律”与“多样化”并存的时代。广东艺术家们认为,“主旋律”应该是“代表着时代精神状态”和“时代的心声”,表现在题材上,除了革命历史题材外,还有健康向上的日常生活状态。去年,广东美协联同中国美协举办了“纪念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 广东入选作品占总入选作品的50%,优秀作品占总获奖数的63%。
    2006年,广东省美协借成立50周年之机,举办“50年50件经典作品”评选活动,由美协会员一人一票选出心中的经典,堪称广东美术辉煌成就的一条“历史画廊”。许钦松表示,目前“60年60件经典作品”的评选也在进行中。将在原有的50件作品基础上,增加10件近年来创作的精品力作,全面展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广东美术的思考和步伐。
    在记者的采访中,不少艺术家都认为,广东美术的繁荣,与在这片土地上率先勃兴的中外文化交流密不可分。远在美国的徐坚白和谭雪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广东近代海上交通发达,早年利玛窦把西方油画传入中国就是先到达广东、澳门,再前往北京。广东原有的民间艺术传统也十分丰富。如广彩、广绣、象牙雕刻、石湾陶瓷等,在美国波士顿美术馆中都有陈设。可见这些民间艺术也早有融合中西的迹象。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联系 | 本站章程 | 版权声明 | 常见问题 | 联系方式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Copyright © 2008 -2010 汉唐书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6093847号-1 
总部:中国·北京 事业发展部:广东·惠州  联系电话:0752-2356123 邮箱:zhsh5000@163.com
中国文明网